多家房地产开发商相继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,大集团在10月的销售业绩已相对好转,中海发展、金地、保利三家市场份额均不小的开发商还出现较大幅度增长。
尽管已经没有地产商能够顺利完成年初各自制定的销售任务,但部分开发商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很可能已经过去。
10月业绩普遍造好
中海发展是较早公布前10月销售业绩的开发商。该公司周一宣布,10月份实现房地产销售额20.3亿港元,销售面积21.8万平方米,分别按年增长20.1%及13.6%。中海发展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1~10月份累计实现房地产销售额228.2亿港元,同比增34%,累计实现销售面积221.4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24.9%。而去年全年,中海发展实现166.3亿港元营业额及股东摊占溢利41.8亿港元。
由于去年并没有过激增加土地储备,再加上多数项目位于内地的二线城市,这让中海发展成为今年受到市场冲击较小的开发商之一。自从该公司早前将全年320亿港元的销售目标下调到270亿港元后,预计全年销售能够完成调整后的目标。
值得关注的是,去年在土地市场上相对保守的中海发展,今年没有放弃“捡便宜”的机会,新增土地280万平方米,使得公司拥有土地储备2527万平方米。
另一个业绩情况较为理想的公司为保利地产。该公司刚刚公布的前10月销售业绩显示,实现销售面积34.44万平方米,较去年同期增长71%;实现销售认购金额25.82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22.2%。自此,保利前10月实现销售面积210.47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24.3%;实现销售金额167.35亿元,同比增长18.58%。
同样,刚刚发布业绩报告的金地集团和碧桂园也显示,10月份的销售情况已较前几个月明显好转,金地10月份销售面积和金额环比分别增长15.28%和1.24%。另外,该公司1~10月销售面积84.81万平方米,同比降2.27%;该降幅低于前9个月的8.57%。销售金额89.97亿元,同比增16.33%,增速高于前9个月的11.68%。
在香港的中资地产股中市值排行第二的碧桂园,9、10月份的销售情况也较此前理想。该公司昨日表示,截至10日,今年的合同销售额增至约人民币150亿元。而截至8月31日的数据显示,该公司前8月销售仅115亿元。
公司业绩分化加剧
国信证券分析员方炎认为,尽管多数开发商没法在今年完成年初确定的销售目标,但经营情况良好的公司今明两年都还会保持不错的增长。“去年把大家的胃口都吊高了,现在是对开发商的困境过度渲染。”不过也不排除有开发商的销售业绩非常糟糕。
事实上,今年业绩理想的开发商,基本都采取了较早降价应对市场变化的措施。万科(000002.SZ)、中海、金地、保利以及碧桂园,都是在今年年初就开始凭借低于同行的价格抢占市场。
方炎表示,几家大开发商通过率先降价以及品牌优势,今年以来的业绩一直比较平稳,在房地产行业整体下降的背景下,大集团今年的市场份额会较快提升。以市场份额最大的万科为例,其市场占有率已经从去年的1.9%上升至2.4%。
此外,由于目前的房价平均水平仍然较2006年底高,开发商即使折让部分利润降价销售,也不会对其经营状况“伤筋动骨”。方炎估计,今年大发展商的利润率肯定会较2007年15%有所下降,但总体利润率仍可能达到13%。
不过,并非所有开发商的处境都一样,部分降价较晚、去年买地较激进的开发商正面临各种困境。有消息称,一家总部位于广州的大开发商就因为资金紧缺问题频繁遭受银行、施工方等债主施压。
此外,一些早先未积极降价的开发商也逐步采取更加主动的销售策略,近日表现比较突出的华南板块,就爆发多个楼盘争相杀价销售的局面。星河湾、奥园等开发商旗下楼盘加入打折行列,个别开发商宣布的折让幅度高达50%,甚至有楼盘打出“2”字头价格冲击市场新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