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担心房价暴跌的极端,走到当前担心房价再次暴涨的极端,时间竟是惊人的短暂,仅用了6个月。其间的道路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曲折,而是呈现了耐人寻味的平滑。
目前,尽管经济复苏信号明显,但从另一角度看,天量信贷制造的流动性问题已然出现,这加剧了通胀预期,通胀预期又加剧了资产价格的上涨,实体经济复苏将是缓慢而艰难的。
反映到楼市上,最近的表现可以用“亢奋”形容,以至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价涨幅又遭质疑:抢地潮,天价地王频出,个别区域房价强力上涨。在这些“过犹不及”的回暖面前,言犹在耳的积极与欣慰的表态息声了,代之以质疑与担忧:调头急转的楼市存在冲高之后硬着陆的危险。
我们需要判断,哪些因素和措施可以有利于避免楼市硬着陆,从而剔除目前的危险因素,使一切变得更温和且可持续。这或许不再是防患于未然的问题,而是摆在面前的现实。
目前,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读出有利于楼市软着陆的可能。
首先,在国务院重申国家继续实施积极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,市场依然可以嗅到信贷政策微调、流动性微收的气味。无论是央行一年期票据发行重启、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稍微加大,还是地方传来二套房贷政策适度收紧的消息,都可以看作宽松货币政策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的前提下,在资金回收方面的一点调节动作。这说明,一方面房地产信贷政策依然会比较有利,同时,金融监管层面也意识到了大量信贷流入房地产业的可能性弊端,两个合力在一起有利于减轻信贷于房地产市场矫枉过正的压力。
第二,针对目前市场的质疑集中点“央企是否推高地价泡沫”,加大4万亿元投资入市后的央企自查与督察则成为当前的必要措施。如今,与2007年楼市狂飙之时有着某些相似之处:有些重头央企看好楼市机会,手握重金转投房地产这个非主业。目前有消息称,国资委已经着手督察,作为4万亿元投资最大受益者的央企所获巨额资金的用途以及使用情况。联系有报告指出至少20%的信贷资金未进入实体经济、央企频频落槌地王的现象,这种督察与自查非常必要。
最后,下半年多个城市将有保障性住房大量入市,它们将或多或少地起到楼市调节器的作用。在此之前,政策部门一直强调:市场归市场,保障归保障。当7月以后,这些被寄予众望的保障性住房进入供应通道,虽然作用大小不好判断,但至少在目前楼市泡沫风险大于下行风险的当口,它们可以被我们看作楼市软着陆的正方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