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中国之声《央广新闻》报道,面对以资金实力论英雄的土地交易市场,越来越多带有资本运作色彩的上市公司频现交易市场并成功拿地。但高价地毕竟也意味着成本的推高、风险的加大,一旦这些天价土地遭遇市场波动,成本无法收回的话,风险由谁来承担呢?股民、银行或地产公司本身?中国之声连线记者刘玉蕾进行解读:
上市公司实现股市、楼市双丰收
主持人:对于上市公司来说,是不是只要能成功拿地就意味着它基本上已经成为最后的赢家?
记者:理论上来讲是这样的。我们以保利地产股价为例来看一下它的上涨走势图,7月16号,保利地产公告,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证监会核准,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3,760万股新股。根据发行方案,此次发行募集资金将不超过80亿元。保利公司一季报账面现金有61.05亿元,定向增发完成后,将有现金141.05亿元。
房价上涨目的是为了推高股价,股价上涨目的是为了融资,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拿地,而拿地(天价地的投资)又推动了房价的上涨,推动了股价的上涨。上市公司在这个游戏中,利用土地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游戏,实现了在股市楼市的双丰收。不管怎么样,上市公司它都是最后的赢家。
房价下跌风险转嫁股民和银行
主持人:按有关规定,开发商买了土地后,必须在两年内进行开发,但是两年后这些天价地开发的楼盘价如果没有盈利甚至亏损的话,这个风险和损失由谁来承担呢?
记者:在楼市和股市之间,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副图景:房价上涨,上市公司预期收益增加,带动了股价上涨,公司融资空间增大,融资后再次高价储备土地,进一步推高收益预期。上市公司在楼市、股市的如此循环往复中实现了双丰收。至于未来,如果房价持续上涨,(他们)自然都乐于看到这样的景象,如果房价下跌,风险就转嫁给股民和银行。用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的话说:“如果是损失了一个亿,股东只能够承担5000万元,剩下的5000万元就是银行承担这个风险。”
在这样的背景下,有专家就表示:在实体经济还没有完全企稳回升之前,如果引导和规范的力度不够,大量资金涌入股市楼市,不仅可能引发楼市、股市新一轮泡沫,还会影响到经济的整体复苏。从目前来看如何来完善监管,如何做到信息透明仍是今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管理的重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