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绝版地段、品质大宅”,在招拍挂再度造就一批新地王面世的同时,纵览全国,无论一二线城市,无论“地王”还是“地民”,但凡能沾上好地段一点边儿的,几乎都打出了类似的口号。由此,诞生不过3年、效果尚未明显显现的“90/70”政策,已经在高地价、高房价、高利润的三高背景下黯然崩解。
以北京为例,一个尚在酝酿中的案例足以令人震惊:在万寿路这个原本均价处于万元的区域,一个此前依照“90/70”规划的中小户型住宅项目悄然改为主力户型为300平方米以上的大宅,而房价的门槛酝酿骤然升至4万元/平方米。这一价格与同属三环沿线更向南一些的六里桥新地王将“交相辉映”。
谈及这两个个案,也许有人又该发出如是慨叹:其操控者均为国企背景,房地产业“国进民退”的同时,又要为房价再度推波助澜。但究其本因,国企只是一种符号,在当前的背景之下,民企就不会推高房价了吗?企业的首要使命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,既然给了企业一个足以谋得高利润的平台与空间,企业又怎会有拒绝的理由?
“90/70”政策本身并没有太多问题,在贯彻实施中却一直受困于概念模糊与执行不力。尽管实施细则在2006年5月29日便已出炉,但对于这两个数据标准的理解一直难于厘清。先是“套型建筑面积”和“建筑面积”的执行标准之争,随后又是每个楼盘一刀切执行“90/70”还是按地区统筹之争,这让“90/70”在落地过程中并未迅速显现抑制房价的及时效果。另一方面,各地开发商采用“联体户型”或是“房间变阳台”等手法暗造大户型,而一些地方政府并未严格管制,也让其实施效果大打折扣。
事实上,该政策本身的立意并无问题。90平方米户型一定是楼市需求的真正主力,在保障房短期内尚无法大面积改善“夹心层”居住状况的背景下,在自有住房需求远未得以满足的中国社会,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投资品抑或奢侈品吗?收紧二套房贷有着抑制投资的信号意义,然而,在产品供给端若出现结构失衡,拉动自住需求的目的也难以实现。
但“90/70”为何在执行端崩解?究其背后,一方面是开发企业的逐利本质,另一方面则不能不提中国楼市之“变”现象。变更规划似已是房地产业的家常便饭,连工业立项、科研立项都可以改为住宅立项,更改容积率都可以让业主浑然不知,更何况更改户型这点“小事”呢?正是有着如此灵活多变的空间,开发商才有了借此逐利的底气。
世易时移,变法宜矣。诚然,未来应对变化万千的市场经济,我们的政策需要适度的弹性。但针对类似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,并关乎行业公平、公开、公正的市场规则,不该有着诸多的“弹性空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