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华社香港新闻中心/记者谢婉莹报道。
国家发改委旗下的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,上周发表研究报告呼吁,针对持续上涨的楼市,中央应加强宏观调控,针对楼价急升的城市,以试点方式徵收物业税,令当前大量滞留在投资者或投机者手中的存货加快出售;该组还建议其他调控措施,如对居民购买第二套以上住房,提高按揭比例,将楼花制度改为现房销售制度,以及透过息等方法来抑制投资及资产格价增长过快。
另一边厢,人行上海总部於上周末明确表示,要密切关注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房地产价格走势,加强房地产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资金流向监控。
央行与地方政府各自出招调控楼市。
其实今年以来,央行又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,3次加息,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由现行的20%降至5%,以控制资金流动性;然而,房价还是越调越高,此现象触发更多入市者;当房价升至超出市民经济能力可负担时,房地产泡沫已形成。
各大内地城市当中,上海已展开为期一年的整顿楼市行动,重点打击囤积房屋、抬高房价等违规手法;广州等地亦纷纷透过增加住房土地供应等手段,平抑房价,如近日以调查、听证等程序,收回市辖区内烂尾地和闲置地,再行公开拍卖,以及禁炒楼花;深圳9月前将对个人在二手房买卖中的得益,徵收土地增值税,并限制境外人士购房,其中香港人只能购置一个自住单位。
经济师:货币政策对楼市影响微,执行政策为关键。
星展银行香港高级经济师梁兆基回应本通讯社访问时表示,大部分内地企业现金充裕,该等企业依赖银行贷款以进行炒卖活动的程度,比以往减弱,即是说,内地推出的房地产宏调措施,对银行会有些负面影响,但应不会太严峻;当局若切实执行冷却房价的措施,应已评估及平衡当中风险及成效;长远而言,有关措施对整体经济有利。
不过,汇丰亚太区股票策略员魏宏兆在其新发表的研究报告上质疑,中央政府续向地方政府施压,控制过度投资,冷却过热楼市,包括开徵土地增值税,限制外国人买房等,是否能够充分落实,因为目前基建投资增速并无减弱,而中小企对息口亦不敏感,买家憧憬楼价升势,在息率上调的情况下仍买入房产;据悉,在个别西部区域,房地产宏调可以酌情处理,许多发展项目早在开徵土地增值税及新盘约70%单位面积应当在90平方米以下的规定颁布前,已经签定动工合同。
中信嘉华银行高级副总裁兼中国业务首席经济及策略师廖群表示,内地楼市有泡沫,但在内地经济增长、市场封闭的性质、人民币升值前景等前提下,并不是没有基础;人行进行加息等货币政策,主要是针对固定投资增长,料对楼市及股市的房地产的影响有限;加上投资内地房地产回报率仍高,故加息对抑压楼市效果不大;对於发改委的措词与建议,他认为是学者意见,亦是政府政策方向,下半年政府肯定会针对房地产市场行动,但无可置疑,中央对大城市与二线城市的调控要求不一,且没有定量目标,各地会按稳定房价为原则,考虑当地经济及市况而执行调控措施;他估计,房地产宏调可以慢慢消化内地资产泡沫,未来数年泡沫爆破继而引致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低。
上市内地房地产商合生创展(0754-HK)财务总监谭礼宁就表示,有关房地产调控的消息每相隔一段时间便会流传,故对措施会否出台不作出评论,但若有关措施落实,发展商将会受到资金周转影响,而令项目发展速度减慢。
另有开发商透露,开发楼盘能够获得利润40%,余下超过40%的利润被相关政府部门层层徵收;此说明了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宏调作出“酌情处理”的因由。